中国检验检疫验货验厂认证检测【验货员百科】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检验与测试 - 速航船务

中国检验检疫验货验厂认证检测【验货员百科】平板电视与机顶盒能效检验与测试

GB 24850-2020《平板电视和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了该类产品的能效要求、测试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该标准是验货、验厂及第三方质量检验的核心依据,适用于产品质量审核、工厂审查及市场监督抽查。

一、范围与验货适用性

本标准适用于AC 220V、50Hz供电条件下,以接收、解调及显示信号为主要功能的液晶电视(LCD TV)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OLED TV),也包括不具备调谐器但作为电视产品流通的显示设备。同时涵盖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各类机顶盒(有线、地面、卫星及网络机顶盒)。

在验货过程中,需首先确认产品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验厂时需核查工厂是否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环节贯彻该能效标准。

二、术语定义与检验关联

  • 工作状态(on mode):产品接通电源并执行主要功能的状态。验货时应在此状态下测量功率及能效指标。

  • 被动待机状态(passive standby mode):设备连接电源但不执行主要功能的状态。验货中需专门测试此状态下的功率,判定是否超出限值。

  • 能效限定值(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产品允许的最低能效值,属于强制性要求。验货中不符合该值应判定为重大缺陷(Major Defect),整批拒收。

三、能效等级与验货判定

1. 平板电视能效等级

分为5级,1级最高。验货时应根据屏幕分辨率确定应满足的能效等级:

  • 分辨率 ≤ 1920×1080:应不低于3级;

  • 1920×1080 < 分辨率 ≤ 3840×2160:应不低于4级;

  • 分辨率 > 3840×2160:应不低于5级。

检验时需使用精度合适的功率计和亮度计,按标准要求测量并计算能效值,结果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验厂时应审查工厂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及定期校准记录。

2. 机顶盒能效等级

分为3级,1级最高。验货需测试其工作状态功率与被动待机功率,并确认各附加功能功耗因子(ΣPf𝑎)的计入方式。结果应不大于表2中3级限定值。

四、能效限定值与验货合格底线

  • 平板电视和机顶盒的能效限定值均为3级,低于该要求视为不合格产品。

  • 验货抽样计划可依据AQL方案执行,但能效项目属关键特性,通常执行“零容忍”原则,发现一例不合格即可判整批退货。

  • 验厂时应重点审核工厂是否建立能效自检流程,并保留测试记录及不合格品处理日志。

五、能效测试方法与检验实施要求

1. 平板电视测试流程(验货关键步骤):

a. 设备连接:按标准附图连接测试系统,亮度测试距离为3倍屏高。若设备多模块独立供电,需全部接入功率计总测;
b. 预热:输入标准动态视频信号,预热≥30分钟;
c. 调至标准状态:设置标准图像模式(如标准/电影模式),关闭所有节能及光感应功能;
d. 亮度测试:使用校准过的亮度计测量P0~P8点亮度,计算平均亮度;
e. 功率测试:测定开机功率P𝑘,计算能效值,判定是否符合相应等级。

检验环境要求:温度23±2℃,湿度45%~75%,避免强光直射,电网电压稳定。

2. 机顶盒测试流程(验货关键步骤):

a. 接线确认:根据机顶盒类型(有线/卫星/网络)按标准图示接线,预热>5分钟;
b. 预热:输入活动序列信号,预热≥15分钟;
c. 工作功率测试:使用数字积分功率计测试≥10分钟,计算平均值;
d. 待机功率测试:进入被动待机,等待5分钟,测试功率最低值;
e. 记录与判定:如待机模式有多种,取功率最低的一种作为结果。

验厂时应核查工厂测试环境是否符合标准,仪器是否在有效校准期内,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六、验厂审核要点

  1. 文件审查

    • 是否具备标准最新版本;

    • 是否建立能效控制程序及作业指导书;

    • 检测设备校准证书是否有效;

    • 过往能效测试记录及不合格处理报告。

  2. 现场审核

    • 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 操作人员是否按标准执行测试;

    • 来料检验(IQC)与成品检验(OQC)中是否包含能效项目;

    • 是否对关键元器件(如电源模块、LED背光)进行能效相关验证。

  3. 抽样复试
    审核员应从成品库中抽样,独立进行能效测试,验证工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七、常见检验不合格项及处理建议

  • 能效值低于限定值:立即暂停验货,查找原因(如电源方案变更、软件配置错误、使用非标元器件);

  • 待机功率超标:常见于机顶盒,需检查电源管理电路及软件版本;

  • 测试环境不符:如亮度计未校准、测试距离错误、电压不稳定——应重新测试;

  • 文件与实物不符:如产品标示能效等级与实际测试结果不一致,属严重欺诈行为,需上报市场监管部门。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