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烛的验货方法和检验规则介绍 验货验厂检验认证服务
在电力照明高度普及的今天,蜡烛作为应急照明与氛围营造的重要产品,其质量依然不容忽视。蜡烛的燃烧安全性、稳定性及环保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体验与品牌声誉。对于采购商、品牌方及质检人员而言,建立专业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验厂(Factory Audit) 与出货检验(Pre-shipment Inspection, PSI) 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介绍蜡烛产品的检验检测标准、质量控制(QC) 流程及抽样方案。
一、 源头把控:蜡烛生产商验厂审核要点
在进行批量采购前,对蜡烛制造商进行全面的供应商审核是确保产品合规性与一致性的基础。
-
质量管理体系:工厂是否建立并执行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9001),是否有完整的来料检验(IQC)、生产过程检验(IPQC) 和最终检验(FQC) 记录。
-
原材料控制:核查石蜡、蜂蜡、植物蜡、香精、色素、蜡芯等原材料的供应商资质与安全数据(MSDS),确保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
-
生产环境与设备:评估注塑、冷却、脱模、包装等车间的卫生条件与温度控制,检查设备维护记录,确保生产稳定性。
-
实验室测试能力:工厂是否具备基本的检测设备(如恒温箱、紫外灯箱、天平、游标卡尺等),并能执行熔点测试、燃烧测试等关键内部检验。
二、 成品验货:蜡烛AQL抽样检验标准流程
蜡烛产品的验货需按照AQL抽样标准(通常采用LEVEL II)进行随机抽检,涵盖感官、物理、化学及燃烧性能等多个维度。
1. 包装与标识检查(Packaging & Labeling Inspection)
-
包装材料:检查外箱抗压强度、内部防护(隔板、泡棉)是否有效,能否通过运输测试。
-
产品标识:核对产品标签是否清晰标注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安全警示及符合性标志(如CE)。
-
净含量核查:随机抽取10支蜡烛称重,平均净含量必须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2. 感官检验(Sensory Inspection)
-
外观:目测检查蜡烛表面是否光滑、无气泡、无裂纹、无凹陷、无污染。
-
色泽:对比标准色板,检查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无变色、褪色现象。
-
气味:鼻嗅确认无刺激性或不愉悦气味(对于香薰蜡烛,需确认香味是否符合标称)。
3. 物理与化学性能测试(Physical & Chemical Tests)
-
蜡芯结构:
-
露出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4支样本,蜡芯露出长度需符合规格。
-
偏心度:测量蜡烛1/3和2/3高度处蜡芯与中心的距离,取最大值,确保燃烧均匀。
-
-
垂直稳定性:将蜡烛放置在8°倾斜平面上,应确保各个方向均不倾倒。
-
热稳定性测试:取一个小包装(5-10支)置于38°C±1°C的恒温箱中24小时,取出恢复室温后,检查是否出现并支、软化、变形或变色。
-
光稳定性测试(耐光照性):将样品置于30W紫外灯箱中照射48小时,照射后颜色应与原样基本一致,无显著褪色。
4. 燃烧性能测试(Burn Performance Test) - 核心安全项目
这是蜡烛质量检验中最关键且技术性最强的部分,需在无风、室温15-25°C的标准环境下进行。
-
燃烧过程:点燃4支相距200mm的蜡烛,持续观察6小时(或至燃尽)。火焰应平稳、无噪音、无自熄、不流泪(流蜡)、无肉眼可见黑烟。
-
火焰高度:在点燃30分钟和60分钟时,用直尺测量火焰高度(从最低点到最高点),取平均值并符合标准。
-
燃烧时间:记录从点燃到完全燃尽的总时间。若超过6小时,则采用“6小时燃烧+24小时熄灭”的周期循环测试。
-
燃烧余辉:点燃30分钟后吹灭,用秒表测量蜡芯从有烟到完全无烟的持续时间,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三、 检验规则与判定流程
-
检验类型:
-
出厂检验(FRI):每批产品出厂前必经工厂质检部门检验,并附合格证。
-
型式检验(Type Test):每年至少一次,或在原料、工艺重大变更、停产复产、质量异常时进行。需覆盖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
-
抽样方案(Sampling Plan):以同一批投料、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Inspection Lot),按规定数量随机抽样。
-
判定规则(Decision Rules):
-
如任一项目初检不合格,可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Re-inspection)。
-
复检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若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不得出厂。
-
Share this product

蜡烛的验货方法和检验规则介绍 验货验厂检验认证服务
在电力照明高度普及的今天,蜡烛作为应急照明与氛围营造的重要产品,其质量依然不容忽视。蜡烛的燃烧安全性、稳定性及环保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体验与品牌声誉。对于采购商、品牌方及质检人员而言,建立专业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